关于政协昆明市第十四届一次会议第141151号提案答复的函
市侨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善用“打卡”数据,提升昆明城市影响力的建议》提案收悉,该提案交由昆明市商务局主办,市文旅局、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协办,现将相关工作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夜间经济方面
昆明作为云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中心,具有极高的发展首位度、产业支撑度、经济集中度、文化多维度和社会集聚度,并且昆明市气候宜人,旅游资源丰富,为我市夜间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020年,茶香满溢的昆明茶文化夜市、流光溢彩的昆明街头主题“灯光秀”、南强街巷的夜市接连出现在央视报道中(如:2020年8月31日,央视财经频道播出《关注消费 云南昆明:街巷里的“夜经济”》对南强街的夜经济进行了报道;2020年9月17日,央视新闻对昆明雄达茶文化夜经济进行了报道),昆明多业态融合的夜间经济,给市民和游客带来了“历史与现代并融、经济和文化并举、消费和旅游并进”的感受。在2020中国夜间经济论坛上,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了“2020中国夜间经济二十强城市”,昆明位列第十名,排名超过了西安、苏州、无锡、佛山等城市。2021年,积极组织西红市•集、新都龙城、联盟创意市集、时代刷街、星悦夜市、云纺文创园等36家夜间经济集聚区(占全省42%),参加由云南省商务厅指导,抖音平台具体承办的“点亮夜云南活动”,通过发布抖音小视频、抖音打卡、网络投票等形式,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发布了不一样的夜间消费地图;2021年因疫情原因,由中国旅游研究院举办的“2021年中国夜间经济论坛”未举办,但对照夜间出行、夜间经济活跃度、酒吧数量等指标,昆明仍排名靠前。
(二)文化旅游方面
按照“高起点策划、高质量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对环滇池生态和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系统梳理,将环滇池旅游资源按照滇池历史文化、名人文化、宗教文化、民俗建筑文化、农耕和渔业文化、现代游憩文化等类别进行分类整理,形成环滇池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库。
二、目前主要工作进展
一是围绕昆明“中国春城、历史文化名城、国际大健康名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城市定位,与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城市形象宣传战略合作,通过话题设置、活动举办、IP赋能等形式,开展多平台、全方位、立体化城市外宣,打造个性化城市IP。
二是结合“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主题,与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专项宣传合作,为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举办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三是探索、推进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与昆明市报业传媒集团和昆明广播电视台的合作。
四是与时俱进,发布特色消费地图。积极组织西红市·集、新都龙城、联盟创意市集、时代刷街、星悦夜市、云纺文创园等36家夜间经济集聚区(占全省42%),参加由云南省商务厅指导,抖音平台具体承办的“点亮夜云南活动”,通过发布抖音小视频、抖音打卡、网络投票等形式,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发布了不一样的夜间消费地图。
五是点亮夜间,灯光秀惊艳世界。cop15期间,在昆明主城的高楼上,夜间灯光秀实现了全城联动,灯光设计围绕云南生物多样性主题,呈现出动态的花卉、动物、森林和运动等画面,忽而百花齐放、蝴蝶翩飞,忽而大象游走在密林间,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充分展示了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特别是东风广场的裸眼3D大屏,成为了年轻人的网红打卡地,光与影的动态演绎,给昆明市民和外来游客耳目一新的感受。
六是推出昆明热门打卡地传播推广活动。2021年,通过抖音平台巨大的传播优势,结合当下流行的有趣活泼的形式,为全球旅游爱好者挖掘一批昆明城市新地标与网红打卡地,同时以便捷的交互体验方式,联动各类抖音短视频用户推出一批吃、喝、玩、乐、购的昆明文旅打卡地,制作一份昆明文旅打卡地导览图,开启一场多样性的昆明文化之旅,形成一批好吃、好喝、好玩、宜乐、宜购的昆明热门旅游线路,传播多样性之美的昆明城市形象,助力提升昆明文化旅游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在话题正式上线前,邀请云南网、央广网、中国网、人民网等多家媒体为本次活动进行图文预热宣传,在活动发布会当天邀请多家媒体,对活动进行报道。活动开展期间,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官方抖音号上线话题“多样昆明 美丽家园”,设置相应奖项,引导和激发更多昆明市民和广大网友参与到展示昆明城市魅力的活动中,话题累计播放 7529.2万+次播放,参与视频514条。同时,本次活动宣传重点向昆明以及对昆明旅游保持高度热情的北京、成都、重庆、广,东、山东、贵州、河北地区进行精准投放,并通过王牌资源宣推,累计点击量611万+人次,整体宣传资源平均点击率为3.23%;通过大众用户的关注与喜爱,助力“多样昆明 美丽家园”的话题登上了抖音热搜榜。
七是策划环滇池文化旅游产品。按照“6+1”产品组合进行深度策划,即6类主题IP旅游产品加环滇池文旅配套设施:1.滇文化主题IP旅游产品、2.春城花都主题IP旅游产品、3.高原体育运动IP旅游产品、4.现代文旅产业主题IP旅游产品、5.环滇池主题乡村IP旅游产品、6.以滇池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演艺IP旅游产品、7.环滇池文旅配套设施。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增加夜间文化旅游产品供给
指导主城五区及三个开发(度假)园区结合自身文化和旅游资源特点,积极挖掘地方夜生活文化传统特色,扶持夜生活文化传统传承人,培养夜生活文化创意人才,吸引夜生活文化经纪人,创意创新夜游体验产品,塑造地方独特的夜生活文化品质。推出《云南映象》《七彩云南》升级版产品,提升昆明老街马家大院剧场、南强街88号剧场、盐隆祠特色文化演艺项目品质,培育方言喜剧、庭院剧等各类夜间文化娱乐形态。鼓励书店、书吧、画廊、美术馆延长营业时间,鼓励有条件的博物馆、图书馆延长开放时间,逢重要时间节点、传统节日开放夜场参观,形成良好的夜间文化体验。鼓励开展舞蹈培训、美术书法、咖啡美学、插花技艺等夜间艺术“培训学校”;积极推进滇池、盘龙江、大观河等夜游项目;合理设置天文观测点,开展夜间观星活动。
(二)引导夜间体育消费新风尚
通过完善设施、举办群众性体育活动、引入专业体育经营机构加强市场培育开发等方式,大力拓展夜间体育活动,培育消费新热点。鼓励体育运动项目经营单位延长营业时间,推出24小时健身房,有针对性改造照明、路面,优化路线,打造翠湖、盘龙江两岸、海埂大坝、拓东体育场、洛龙公园、官渡森林公园等一批夜跑精品路线。结合夜间经济聚集区建设,鼓励引导电子竞技、健身、台球、拳击、舞蹈、乒乓球等体育业态入驻,丰富夜间经济内涵。丰富资金投入渠道,创新建设运营模式,盘活闲置体育场馆资源,利用公园绿地或闲置空间增设运动场地,满足年轻人运动健身需求。鼓励引入体育品牌赛事,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市民参与体育健身的热情,强化体育产业基础。
(三)营造良好夜间消费氛围
城市夜经济重点区域、特色街区进行集中亮化美化,开展夜间灯光造景,做好街景打造、装饰照明、标识指引等工作。鼓励各地定期举办具有地域特色的灯光秀,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依托自然文化景观,通过水幕、激光、投影、建筑照明、火焰、烟花、雾森等特效,辅以多媒体、AR/VR等技术渲染,为夜间游客和消费者搭建多角度的场景化环境,营造良好夜间消费氛围。支持昆明老街、同德昆明广场、公园1903等集聚区开展夜间消费活动。
(四)培育壮大夜间消费群体
加强“游、购”结合,盘活“全域流量”,鼓励利用“一部手机游云南”、微信、微博、抖音、百度、腾讯、今日头条等平台,通过原创各类软文、图文、视频等内容,以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夜间经济街区的活动信息开展推广。针对青年群体,充分运用网红方式开展夜间经济营销,讲夜间经济故事,做个性化包装,用个性鲜明的网络红人代言,设计卡通形象为青春代言,打造各具特色的夜间体验场所。适当延长经营时间,依托新工人文化宫、文林街酒吧一条街、云纺等娱乐集聚区,引导企业开展规范服务,推动我市娱乐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健康化发展,鼓励年轻人适度参与、释放激情,发挥好娱乐的引领作用,促进夜间经济发展。
(五)完善夜间经济营商环境
不断优化夜间公交、停车服务、安全等公共服务,通过水电气供给、污水收集排放、餐饮油烟处理、餐厨垃圾就地处理、垃圾分类处理等公共设施的配置向夜间经济集聚区倾斜,优化夜经济集聚区灯饰、广告审批手续,适当放宽24小时便利店即食加工食品的审批等措施,不断提高我市夜经济的“温度”。
(六)加大合作力度探索精准投放
继续提升市内媒体平台的宣传成效、深化与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合作、积极拓展与不同网络平台和MCN合作等基础上,不断加大对社会组织和地方“网红”的扶持力度,探索、尝试开展国内、国际特定城市、区域的精准投放,以进一步扩大宣传面、提升精准度,有效提升我市的曝光率和知晓度。“让更多外地民众(特别是年轻人)了解昆明,爱上昆明,打卡昆明。”
(七)持续推广打卡地传播活动
持续推广“昆明热门打卡地传播推广”活动,多维度对昆明文旅资源深挖广推,加强与各媒体平台的合作,进一步扩大昆明文化旅游影响力。
(联系人及电话:浦剑 0871-63123376)
2022年5月24日